目录
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_社会交换理论
从“圈”到“链”:清水江流域木材流动中社会交往行为的演变罗康隆;何治民;1-9
“差价策略”:西江苗寨旅游市场的经济人类学分析陈志永;潘盛之;10-19
交换扩张的类型及其历史效应:从物的祛意义化到公民身份的制度起源沈云都;杨琼珍;20-30
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_互联网人类学
“无差别”的社会空间:基于海底捞的消费文化研究郝国强;黄颖佳;31-39
数字化时代太湖渔民的身份建构王华;40-49
民族地区治理_基层治理
项目制基层实践困境:表征、缘由及应对于水;汤瑜;50-57
合法性与有效性:现代化转型时期基层治理的双重目标导向徐娜;58-68
基层人民政协治理效能提升研究——基于民族地区X县“协商在一线”的考察朱士华;69-82
民族区域发展_民族经济
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罗东;83-95
民族地区生态资源开发模式研究——以闽东畲乡为例柯涌晖;96-107
民族区域发展_旅游管理
高铁开通与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:旺丁不旺财?张自强;陈姚姚;108-118
社区能力、社区认同与乡村旅游包容性发展——制度嵌入的调节作用张洪昌;张再杰;119-128
民族民间文化_冰雪文化
近代冰雪文化的民族主义及日常叙事张小军;杨宇菲;129-141
略论玉龙雪山的神圣空间信仰杨福泉;142-154
卡瓦格博山地绿洲的外部空间命名——以德钦藏族的生态认知为视角章忠云;郭净;155-168